English

中国京剧走向世界

1999-03-14 来源:生活时报 张树新 杨易 我有话说

《图兰多》的余韵尚未在紫禁城的上空散去,中国国粹京剧又将踏上歌剧之乡意大利。1999年3月9日—27日中国京剧院将在罗马、佛罗伦萨、阿圭拉、维罗纳等地演出《杨门女将》、《将相和》、《断桥》、《闹天宫》、《赤桑镇》等京剧精品。这是中国京剧首次进入罗马、佛罗伦萨等欧洲著名歌剧院演出。

京剧作为“国粹”是中国人的骄傲。十六—十七世纪,欧洲启蒙运动正在兴起,中国文化在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公元1732年,法国人马若瑟将元代剧作家纪天祥的剧本《赵氏孤儿》翻译成法文,并相继被译成英文、德文、俄文而流行欧洲。著名哲学家伏尔泰也将《赵氏孤儿》改编成新剧本《中国孤儿》,并于1755年8月20日在巴黎公演;1759年,英国戏剧家亚瑟·墨菲完成英文改写本,并在伦敦演出九场,获得极大成功。中国优秀文化的西传,促进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诞生;《赵氏孤儿》的上演,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,欧洲人通过戏剧进一步认识了东方、了解了中国。

京剧自200年前诞生至今,曾频频走出国门,自梅兰芳大师1919年首次出访日本以来,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。其绚丽的服装、精湛的武技令国外的广大观众叹为观止,“PEKING-OPERA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。然而,京剧远远不是一种服装和武艺的表演,其精湛的演技、令人叫绝的唱腔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往往不能为偶一涉猎的外国观众所完全理解和欣赏。中国京剧要全面走向世界,仍然是任重道远。中国京剧院此次出访,将是京剧第一次进入欧洲著名歌剧院演出,同时也是精品剧目《杨门女将》首次进入欧洲。欧洲的广大观众将欣赏到中国最高水平的京剧艺术,并寻觅到东方歌剧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的真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